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0月17日报道——
据外媒报道,为了应对在汽车技术上领先的美国和中国制造商,日本汽车行业“三巨头”丰田、本田与日产汽车已达成一致战略,将加强在汽车软件开发上的合作。据报道,此次合作将重点推进API标准的统一,即各类软件和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例如车门和车窗的开合方式以及雨刷的运行方式等,如此不同厂商的软件将可在各种车辆上通用,方便软件开发商展开工作,有效减少工作量。
据了解,此次合作是日本经济产业省为推动下一代汽车——即“SDV”(“Software Defined Vehicle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与多家车企共同推出的”移动出行数字化平台战略的一部分,并且三巨头未来还考虑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此前,本田与日产共同举办发布会,为了进一步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两家公司签署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就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SDV)平台领域的基础要素技术达成联合研究协议,并签署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涉及电池与电动车驱动装置“E-Axle”等技术领域。
可以看出,在行业变革及转型压力下,日本车企正在加速抱团取暖。日本汽车行业“三巨头”丰田、本田与日产将加强在汽车软件开发上的合作,被认为是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日本车企之间加速抱团的表现。由于开发新的软件系统需要巨额的研发费用投入,三家车企计划通过合作以降低成本。不过,三家车企能否共同走到最后也是未知数。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日本车企就已经开启相关合作。今年8月,日产汽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产”)、本田汽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本田”)和三菱汽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签订谅解备忘录,三菱将参与基于日产与本田于3月15日签署的关于开始考虑建立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MOU)的研究框架。更早之前,今年5月,丰田、马自达和斯巴鲁三家车企的掌门人承诺将继续投资内燃机技术,并通过使内燃机与电动化技术相结合,从而助力内燃机脱碳。此外,在电动化领域,马自达、铃木、斯巴鲁均与丰田汽车有合作关系,借助其技术共同开发电动汽车。报道称,铃木和几家半导体与通信公司也将在2024年共同开发自动驾驶、地图导航等软件。
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日系车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抱团取暖”、加强国际合作,日系车企有望在降低成本、提升技术实力等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抱团提升效率方面,日本车企值得中国车企学习。企业间的竞争是必须的,但也要建立在保持企业健康的前提下,如果从竞争变成了内耗,那只会损害中国车企在全球的竞争力。不过,日本车企之间的合作,想要在短期内奏效也并不可能,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汽车市场的改变都将影响企业之间的合作,所以三家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否达到预期,充满诸多未知数。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8月1日,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极星汽车中国区业务正在进行战略调整。有知情人士向其透露,极星汽车或将于今年底完全退出中国市场。针对这一消息,极星汽车尚未进行回应。实际上,此次并非极星汽车首次被传出将退出
8月1日,比亚迪发布7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7月比亚迪汽车销量344296辆,与去年同期342,383辆相比,增长了1913辆;乘用车销量341030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7788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
8月1日晚间,智己汽车正式发布全新增程系统,宣布入局增程赛道。据了解,全新增程系统定名为“恒星”超级增程系统,由智己和宁德时代携手打造,采用800伏高压平台技术,匹配容量为66千瓦时的动力电池,在CL
8月1日,长城汽车对外发布2025年7月以及1-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7月长城汽车销量为10.44万辆,同比增长14.34%,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3.46万辆。今年1-7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