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4更新内容 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剑虹 栏目导航: 汽车行业关注 > 资讯 >
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0月13日报道——
奥迪在华“第三家”整车合资公司正式诞生。10月13日,2020中德汽车大会在长春红旗会堂举行,奥迪与中国一汽集团正式签署《奥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宣布双方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引入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PPE平台。
在整车合资合作项目中,奥迪在华已在两家合资公司中拥有股份,分别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其中,德国奥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持股10%,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持股1%。
从1996年第一辆奥迪200轿车在一汽-大众总装车间下线至今,奥迪与一汽的合作已有24年。如今双方建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也是双方深化合作的举措。与此同时,相比此前的两家合资企业,奥迪在与一汽的新合资公司中将拥有较高的持股比例,也将拥有更高的主导权。
据了解,奥迪与一汽成立的新能源合资公司将主营高端电动汽车,建设新工厂并规划引入PPE平台,是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首款国产车型计划于2024年投产。
PPE平台将主要用于中大型和全尺寸豪华电动车型,车身长宽均可调整,并且可使用不同尺寸的电池组;标配车型电机为后置,同时可加装前轴电机以构成全时四驱,并适配空气悬架、后轮转向等功能。
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Werner Eichhorn)表示:“这是我们在中国市场落实电气化战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奥迪正持续践行对中国市场及长期合作伙伴中国一汽的承诺,我们将努力将此合作提升至全新高度。”
目前,上汽奥迪首款车型上市时间为2022年,而一汽奥迪新能源合资公司2024年投放首款产品,因此奥迪在华目前的重要伙伴仍然是一汽-大众。
在电动化车型项目中,一汽-大众奥迪已推出了奥迪Q2L e-tron,而国产奥迪e-tron已在长春工厂下线,有望于年底上市。在2021年底前,奥迪规划除了现有的电动化车型外,还将在中国推出6款电动车型。到2025年,奥迪计划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车型的销量占比提升至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数据显示,奥迪品牌2019年在华总销量为69万辆,低于宝马集团中国的72.37万辆,以及奔驰在华的70.2万辆。2020年前9个月,奥迪品牌在华共交付新车512081辆,同比增长4.5%,其中国产车型累计销售477497辆,同比增长7%。
有关奥迪“第三家”合资整车生产企业的消息,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官方资料介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和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一汽-大众产能布局已覆盖东北长春、西南成都、华南佛山、华东青岛以及华北天津,拥有轿车一厂、轿车二厂、轿车三厂、轿车四厂、轿车五厂、轿车六厂、动力总成事业部以及冲压中心八大专业生产厂。
一汽-大众拥有奥迪、大众、捷达三大品牌,其中奥迪产品包括奥迪e-tron、奥迪A6L、奥迪A6L新能源、奥迪Q5L、奥迪A4L、奥迪Q3、奥迪A3 Limousine、奥迪A3 Sportback、奥迪Q2L、奥迪Q2L e-tron等。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由上汽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合资经营,2018年6月奥迪汽车股份公司获得大众汽车集团所持有的上汽大众1%的股权。从法规和产业政策上,上汽大众已经具备生产奥迪的资质。目前,上汽奥迪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首款投产车型为奥迪A7L,并规划了一款中大型SUV。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6月2日,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公布五菱缤果5月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五菱缤果上市第二个月销量为18015辆,再创新高,行业认为,该车将成为继“宏光MINIEV”后又一款爆款“神车”。2020年上汽通用五
《电车报告》从天眼查信息了解,恒驰汽车关联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恒大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为50亿元,冻结期限自2023年5月30日至
6月1日,各大新势力厂商陆续公布最新交付数据。其中,理想汽车继续稳坐造车新势力新车交付第一位,同比增长203.4%至28277辆,再次刷新销量单月销量新高,蔚来和小鹏汽车均低于万辆,其中蔚来汽车为61
日前,美国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首席执行官Michael Lohscheller在官方文件中表示,如果其股票在一定时期内仍不符合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最低出价要求,可能会进行反向股票分割以避免被退市。反
6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最新召回公告。公告显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