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汽车行业关注(autochat.com.cn)11月09日报道——
随着车市寒冬趋势,国内不少边缘车企以面临一种“垂死挣扎”的感觉,近期,网传的一封银行内部邮件,更是将力帆、众泰、华泰等自主车企推上了破产、停工等舆论的风口浪尖。就连央视都针对以上车企逐一报道。
在寒冬之下,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过去了那个有实惠的产品就能卖的时代,已经进入了“高品质“时代,在此环境下,一向落后于其他自主车企的力帆汽车,出现了暂时的困难。据调查发现,力帆汽车生产基地几乎停滞,在位于重庆有两个汽车生产基地,位于两江新区的力帆汽车生产基地已完全停产,该基地在去年12月份已卖给重庆市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收购价33.15亿元。而且还不少工人表示今年以来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已经拖欠员工近两个月工资,根据最新财报显示,力帆股份前三季度亏损了26亿。
事实上,近期有媒体进行实地走访,力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的汽车生产基地,在力帆内部叫“三工厂”,仍能看到大批身穿“力帆汽车”工作服的员工在进出。并在总装车间内看到生产线正在运行,线上的车型为专销海外市场的力帆X70。据了解,该批次生产的X70就是供给俄罗斯市场的。
有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们的生产确实有所收缩,但并没有停工、停产。虽然国内市场有些困难,但海外市场的需求依然旺盛,特别是俄罗斯、南美、中东等市场,生产线上的X70就是为俄罗斯的订单生产的。”负责人还表示,在当前国内市场面临困境时,力帆将优先安排海外主力市场的生产。
11月8日,有媒体报道,力帆在乌拉圭汽车组装厂将重启生产,并且力帆已与中国另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华晨达成协议,为后者在乌组装汽车并出口,以满足巴西和阿根廷市场的需求。
据了解,此次得重启计划是因为在2015年,南美整体经济形势走低及巴西货币大幅贬值等原因,力帆乌拉圭工厂被迫暂停生产,然而所有力帆人毫不气馁,在保持本地销售的同时,不离不弃,最后终于在2017年5月宣布恢复生产,继续征程。因为某些原因力帆再次停产。
从上述情况来看,力帆汽车在面对国内市场的下滑同时,似乎将打算注重海外市场。
其实,在国内市场一直陷入窘境中的力帆,在国外异常火爆,自2007年,力帆开始进军海外市场,销量就从近5000台的销量持续增长,至2014年达到超6万台,并且其海外销量甚至都赶超了国内销量,力帆也因此成为我国唯一一个出口销量远超本国销量的车企。
其利用多年积累的出口渠道,将汽车远销到了国外,并在越南、伊朗、埃塞俄比亚、俄罗斯、埃及、西亚、西非、中南美、中东、南亚、南非等地共建了10个CKD工厂,力帆也是乌拉圭最大的汽车工厂。从1998年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后,力帆便把“出口”作为自己的“三件法宝”之一
如今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显然力帆汽车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势,力帆汽车自己也非常清楚,所以,将目光放在海外市场无疑是明智的,这也是力帆的优势。
除此之外,自今年二手车窗口打开之后,力帆力帆已在今年9、10月份分别向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海外市场出口了首批二手车。力帆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业务一旦在海外站稳脚跟,也将为力帆迎来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当然,力帆汽车即便海外销量很火爆,但在国内面对着众多的债务,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达到14.23亿元,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除债务外,力帆股份遭遇着融资困难,按照今年累计亏损的26亿元,能否靠海外市场来填补也只能拭目以待。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关注》,第一时间汽车行业内幕消息,一起说说汽车圈子那些事。欢迎爆料!微信号autoWechat
阅读量:0
*以上文章留言只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与立场,如果你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投稿分享
4月25日,在上海车展公众日首日,上汽大众展台发生小插曲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一男子手持专业三维扫描设备对未上市的ID.3 GTX套件款展车进行数据建模采集。因行为异常引起现场工作人员关注,现场工作人
近日,在2025 上海车展上,保时捷官方宣布中国研发中心成立,该研发中心将在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据官方介绍,新建研发中心主要专注于面向中国市场的“软硬一体”信息娱乐系统及驾驶辅助解决方案的开发。据了解
在2025上海车展上,AUDI品牌正式发布首款量产车——奥迪E5 Sportback。据了解,不同于上汽奥迪现有的产品线,AUDI是独立品牌,由奥迪和上汽打造的新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研发,而首款车型奥迪
近日,长城汽车与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的名誉纠纷案终于落下帷幕。法院最终判赔该汽车博主赔偿1.5万元,及公开向长城汽车道歉。4月22日,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在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内容中,该博主指出法院
据国家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显示,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浙江枫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新增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仅0.01%。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